智信讲坛第(109)期 面向未来移动通信的PCC极化码和IS-LDPC码

作者:2017/10/10 04:09

学术报告

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智信讲坛第(109)

题目:面向未来移动通信的PCC极化码和IS-LDPC

报告人:江涛

时间:20171017日周二上午 900

地点:电信楼403

组织单位: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

邀请人:吴俊教授

报告人简介:

江涛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。科技部“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”、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、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和湖北省“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”等。江涛长期从事于多载波宽带通信、多媒体通信与天地一体化网络、深海目标探测与定位等。现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,其中IEEE期刊论文120多篇;论文他引6000余次;出版专著3部、编著2部、参编4部。受邀担任China Communications副主编,以及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and TutorialsIEEE Internet of Thing等期刊编委。以第一完成人获湖北省和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、二等奖各1项。

内容提要:

针对5G标准将分别采用极化码(Polar Code)、低密度奇偶检查码(Low-density parity-check codeLDPC)作为短、长码的编码方案,本报告从行业发展的角度谈起极化码和LDPC码的技术优势,重点介绍了奇偶校验级联极化码(Parity-Check-Concatenated Polar Code)和可反转子集IS-LDPC码。PCC Polar Code核心思想是采用奇偶校验码作为外码,极化码作为内码的级联编码结构,相比于极化码与循环冗余校验码(Cyclic Redundancy Check Polar Code)的级联方案,PCC Polar Code具有更加优良的纠错性能,且没有提升编、译码的复杂度,完全有能力满足5G移动通信控制信道对纠错性能的要求。IS-LDPC码构造思想主要是源于在5G标准中仍然采用OFDM技术同时要求峰均功率比(PAPR)处于单载波水平的要求。针对OFDMA系统上下行链路的差异,可以设计相应的资源块与可反转子集映射结构,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均表明IS-LDPC码不仅具有接近香农极限的纠错性能,同时可以有效降低OFDM信号的峰均功率比。报告最后给出了未来研究极化码和LDPC码的一些思考。

欢迎各位老师同学踊跃参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