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研究生:
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,践行“同济天下、崇尚科学、创新引领、追求卓越”的新时代同济文化,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,现开展2025年研究生“博思”论坛项目申报工作。具体安排如下:
一、建设主题
聚焦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,遵循研究生成长规律,把握研究生发展需求,围绕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八大行动计划“协同育人能力提升”“党建引领”“创新与生涯规划能力提升”“积极心理品质培育”“综合素养课程建设”“实践能力提升”“网络思政提效”“社区思政育人功能提升”相关要求,基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,探索一系列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融入学生思政的路径,打造一批有特色的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平台,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,形成一套可推广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。
二、项目形式
请以研究生班级、实验室、课题组为单位自行确定申报项目的开展形式,鼓励突出重创新、跨学科、多层面开展各类活动,如打造学术论坛、专题讲座、系列课程、工作坊等;开展研讨会、报告会、征文比赛、演讲辩论等;策划展出、展演、微电影以及实践考察等。
三、申报类别及资助金额
研究生“博思”论坛项目申报根据活动规模分为三类,学校将根据项目类别配套相应经费,资助额度可根据申报项目质量进行微调。
1.校级“博思”论坛:面向全校研究生,鼓励资源整合共享,学科交叉融合,形成有较强影响力的校级平台,资助额度为5000-8000元。
2.院级“博思”论坛:面向学院研究生开展学风建设主题活动,着力打造研究生学术文化交流品牌,以品牌建设统揽教育资源,助力研究生优良学风养成,资助额度为3000-5000元。
3.微型“博思”论坛:发挥研究生班级、实验室、课题组在教育、团结和联系研究生方面的优势,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学术文化交流活动,拓展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平台,资助额度为1000-2000元。
四、建设流程
1.项目申报和立项(3月):各学院统筹组织“博思”论坛项目申报,对申报项目的创新性、实效性、可行性进行指导和审核,将申报材料提交至学校,评审后发放立项通知;
2.项目建设(4-9月):各学院对标立项要求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内容,注重项目建设实效;
3.项目结项(10月):各学院按照项目建设要求提交项目成果,学校组织结项验收;
4.总结宣传(11月):各学院要注重项目成果凝练,鼓励依托“博思”论坛项目,培育优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和特色工作法等,宣传推广。
五、建设要求
1.加强领导,强化责任。
各学院要把“博思”论坛建设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,加强组织领导,在工作部署、活动安排、经费保障等方面落实支持保障,确保建设实效。以学院为单位统一进行申报,每个学院申报校级项目不超过1个;未完成上一年度“博思”论坛项目的学院原则上不能参加本次申请。校级“博思”论坛负责人一般为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或单位负责人,院级“博思”论坛负责人建议为辅导员,微型“博思”论坛负责人建议为导师、班主任或辅导员。
2.整合资源,协同发力。
各学院要注重八大行动计划中教育资源的统筹联动,强化教育合力,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,有效调动研究生导师和班主任等多育人主体的积极性,开发社区、实践基地等多元阵地,拓展教育场域,通过网站、微信等平台加强宣传和氛围营造,推广典型做法等,进一步挖掘释放项目建设的品牌效应。
3.及时总结,巩固成果。
各学院要及时总结项目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,固化为有效经验、典型做法等,向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更高平台等推广,如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、《中国研究生》期刊举办的中国研究生媒体联席会议,《中国研究生》杂志微信公众平台等,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质效。
六、材料报送
电子版请于3月29日(周六)之前,将材料提交到指定邮箱15156036763@163.com,如申报2个及以上项目,请按照项目依次填写提交;纸质版签字盖章后一式一份交济事楼446办公室焦老师。
附件 同济大学研究生“博思”论坛项目申报书(模板)
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
2025年3月19日
附件请点击这里下载: XX学院-同济大学研究生“博思”论坛项目申报书(模板)